嗨,大家好,我是咩小胖。
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,从婴儿期就能看出来。有的宝宝一离开家长(尤其是妈妈)就会哭闹,属于比较“黏人”的类型。而有的宝宝则与之相反,并不黏人。
俗话说,“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”。孩子从小的一些表现,就能够看到长大后的“样子”。“黏人”和“不黏人”的宝宝,长大后的差距也会比较明显,家长要早知道。
【“黏人”和“不黏人”的宝宝,长大后会有3个明显的差距】
1.性格上的差距
孩子之间在行为表现上的差别,跟其自身的性格特质有很大的关系。“黏人”的宝宝害怕独处,喜欢跟自己依赖的家长待在一起。在性格上会更加内向、胆小。
而“不黏人”的宝宝,在性格上则比“黏人”宝宝更加外向,会更勇敢地自己去探索、尝试。
展开剩余68%2、情绪管理上的差距
“黏人”的宝宝通常更加敏感,需求更高,希望得到家长更多的陪伴和关注。这样的孩子,在长大以后,也会更容易成为情绪敏感的人。
“不黏人”的宝宝则是另外的样子,不依赖他人,情绪也能够更好地自我宣泄和处理。
3、人际交往上的差距
“黏人”的宝宝会更加重视跟自己在意的人之间的互动和亲密关系,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,会比较慢热,但是一旦熟悉或产生依赖就会很看重这段关系。
而“不黏人”的宝宝更加地独立,自己独处也没关系。跟别人相处,会保持一定的距离。甚至会不太喜欢跟别人相处,而是更喜欢独处。
“黏人”和“不黏人”,没有好坏之分,只是孩子的性格不同,表现不同而已。长大以后的差距,也并不是绝对的。跟家长的养育、引导方式,有很大的关系。
无论是“黏人”还是“不黏人”的宝宝,家长都要根据其性格特质,来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,才能够让孩子的身心成长都更加健康。
★“黏人”宝宝家长的养育教育方法:
在宝宝的婴幼儿时期,要积极回应宝宝的需求,多陪伴,让宝宝获得充足的安全感。获得充足安全感,才能让“黏人”宝宝长大以后能够独立、勇敢地生活。 当孩子渐渐长大,要多鼓励孩子独立尝试,做孩子强有力的支持者。逐渐退出孩子的生活,让孩子能够成长起来,独立起来。◆“不黏人”宝宝家长的养育教育方法:
不要觉得宝宝不黏人,就总是让他自己去玩,在婴幼儿时期,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讲,父母的陪伴都是非常重要的。还是要重视亲子陪伴和互动的,避免孩子长大以后跟父母家人感情淡漠。 当孩子想要独处的时候,不要总是打扰孩子,要充分尊重孩子。当孩子需要帮助和陪伴的时候,则要及时回应。每个孩子都是一棵独一无二的植物,开花还是结果,跟家长的照料方式密不可分。身为家长,我们要做的就是,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发布于:山东省金富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